王丛:往往会有上市公司这类ESG“漂绿”的举动,我想和上市公司ESG披露不是很健全是相关的。无论是国内上市公司或是完善资本市场上市公司,在ESG的披露上面存在一些规范不统一、披露不强制性、管控未遮盖等多个方面问题和考验。
最先其实大多数的金融市场对ESG如何去披露、披露什么信息,都没有一个强制性的限制性标准的,企业在这一方面自身选择余地是非常大的。另一方面ESG并不像企业的会计和财务盈利那般,能够较为方便地、统一地、无异议的去衡量。例如一家企业在碳排放交易等方面的披露,它到底也是需要披露企业在进行生产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碳排放,也是需要也要考虑到在所有的供应链上下游的碳排放,那么这两种不同的统计分析范畴也会产生极大的差异。
我能举例说明,依据商业周刊报导的信息,国外有一家上市公司叫美国通用电气,它披露了2019年在它全部企业自已的生产制造业务流程之中所形成的二氧化碳的碳排放量是240万吨级,但如果考虑到美国通用电气在制造过程中所使用的零部件的服务商,它碳排放及其他们所加工产品使用中下游的用户,例如它制造的火力点发电机组,运用了中下游的发电站,那这些发电站在发电量过程中也会带来大量的碳排放。假如把自己的上中下游的产业链的碳排放统统加总得话,可以说这一家上市公司所披露的240万吨级的二氧化碳的消耗量,占据全部总体消耗量比例只要2%。
因此怎么样用企业自已的这类披露数据信息去衡量,那样这个公司究竟是一家ESG做的好一点的企业或是不是很好的企业,用两种不同的范畴有着不同的结果。那么作为企业而言,它一般会自然而然来选择负面消息比较小的这类指标去披露。
并且ESG有一些层面它也不像会计指标那般能够量化,例如 ESG之中的这类广泛关注难题,好像企业针对职工健康安全照顾和专业能力塑造,这个东西这是围绕在所有企业的企业文化艺术和经营的过程中,我们很难通过一个具体衡量的指标来进行一个量化。
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一家企业披露了它这类营业利润和财务指标,它是能够由外部注册会计师,例如像会计事务所来财务审计,可是ESG所披露的这部分内容,现在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有公信力的内部组织,能够给出一个较为公平客观财务审计。
另一方面,财务报表的精确性和真实有效遭受较多的高度重视,根本原因是财务报表一旦作假或是失帧以后,他会让投资者财富遭受损害。那样ESG数据库的失帧好像针对与其说有关的利益相关方所形成的这类直接地财务损失并不是那么显著。因此目前看来,这一ESG并不是像财务报表那般真实有效遭受投资人的高度重视。
总结来说我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得话有这几个方面,一个方面便是能从的监管视角颁布一些ESG最低这样的披露的硬性要求,此外必须注重在标准的制定过程中,ESG的披露这种指标量化的必要性,而不只是常用的一些文字说明的披露,它能够像企业会计准则一样,由监管和这一行的研究会去统一颁布一些具体量化指标。
例如像生产制造类企业,它有关水源污染指标的披露,它能够包括一些量化的指标,能够包含企业的需水量,能够包含企业回收利用水流量的占有的比例,究竟用的都是地下水或是地表水,及其能够自来水强度,其实就是这一家企业在制造过程中的需水量除上它整个的销售额一个比例,它是有一些具体指标也可以进行和量化及其标准化的统一。